Tuesday, 6 September 2022

【数据制胜:三人麻将】2 由数据分析胜者的倾向

https://shikkaku.com/data02/


天凤四段和七段的差距何在?

本章节将经由比较三麻胜者组和败者组的数据,以把我强者的倾向。使用天凤特上桌(主要由四段到六段构成的牌桌)的牌谱,分析不同段位的成绩,重点比较四段和七段。让我们按从上往下的顺序查看(表2-1)。

0201.jpg

增加先制立直、好型立直

首先是立直率。立直率从四段到七段递增。也就是说实力越强则立直率越高。而且先制立直的占比也遂段位提升二增加。副露率则随段位提升反而降低。此外,终局时好形听牌率占比亦随着段位而提升。

总结,可知立直率、先制立直占比、终局时好形听牌占比随实力水平而增加,副露率随实力水平而降低。四段和七段之间尤其明显的差距是,终局时好形听牌占比,可见做出好形听牌的技术很重要。即:牌效率。

然后是有关和了的数据。和了率随段位提升而提升。和了时立直占比也随段位提升而提升。和了时副露占比和段位之间无明显相关。

过于执着于手役是高级菜鸟的体现

有趣的是,和了时收入平均、和了时净得点平均都随着段位提升而有下降的趋势。也就是说,比起和出大牌的人,和牌更多的人才是强者。能做大的牌固然必须和出大牌,但只靠这样并不能赢,和出小牌也有其意义。越是高段位的人,就越重视以中坚手和小牌抢和(*中堅手、交わし手)来高效地和牌。这一倾向,在自摸和净得点平均、荣和净得点平均、和了时立直净得点平均、和了时满贯以上占比中也有体现。

和了时巡目平均、和了时复合一发占比、和了时dora平均并没有显著倾向。

而和此前的数据有关且有趣的是,和了时复合对对占比、和了时复合染手占比。两者都随段位提升而降低。过于执着于这两个役是中级以下的特点。尤其是强凹对对和,越强的人则越不会做。

0201.jpg

放铳率逐渐降低,放铳净失点也降低

接下来看和放铳有关的数据。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在说同一件事情。放铳率、放铳时庄家放铳占比、立直放铳占比、放铳时支出平均、放铳时净失点平均,立直放铳时净失点平均、放铳时满贯以上占比,这一切都随着段位提升而降低。反而只有放铳时听牌占比随段位提升而提高。

要说这是怎么回事,能把放铳克制到什么程度是实力,同时避免放大铳(庄家、立直)也是实力。并且,未听牌时能把放铳克制到什么程度也是实力。

降低放铳率的同时降低放铳净失点是十分困难的,这一困难也是实力的体现。

三麻固然和不出来就赢不了牌,即使如此放铳的人也是会输的。尽己所能地一边和牌,尽一切可能不放铳,如何达成这一矛盾的条件,是通向强者的阶梯。

放铳率在四段和七段之间有2.7%的差距。数字看起来很小,但这已经是巨大的技术差距了。

切莫贪恋流局罚符的诱惑

剩下的项目而言,被自摸率,横移动率,流局率并无显著倾向。显而易见的倾向是流局时听牌占比,随段位提升而下降。实力越强,流局时不听的比例更高。也就是说,不要无脑强攻,三麻不听罚符的比重很低,临近流局时应该避免切危险牌进攻。

全局收支随段位提升而提高,平均顺位随段位提升而靠前。这是必然的。

0201.jpg

强者的条件是?

我们来整理一下。首先关于和牌,「不过分鸣牌,而是要立直」「不要错过能先制立直的机会」「禁止勉强凹手役」「比起瞄准大牌选择立直多和」「不过于追求对对或染手」。关于放铳,「减少对庄家、立直和染手的放铳」「减少未听牌时的放铳」「不要勉强在流局时听牌」

那么,这些倾向除了和副露相关的部分,都和四麻完全一样。三麻和四麻,想提高水平的话道路都是一样的。虽说想从高手登上绝顶可能道路很是不同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二階堂亞樹的防守基礎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readlist/rl3955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