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2112320
上一讲我稍微讲解了一些基础的牌效问题,这一讲主要给大家讲讲基础的防守。
首先大家在阅读此篇以前一定要明白的一点是,如果你在牌效完全不过关的情况下先学防守再学牌效,只有两个字——自闭。你会发现自己各种无铳吃四,进而抱怨发牌姬不公,但实际上,进攻无力才是你吃四的主要原因。
所以毛毛建议大家在有一定牌效支持的基础上,再继续阅读此篇。
日麻中为何会有防守的思路?
因为有振听的存在,某些牌是“一定不会放铳的”,而由于放铳者会支付全部点数的规则,使得防守成为了日麻对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。
通常大家在不防守的情况下,数百个半庄下来,铳率基本是17-18%,而公认的网络日麻最强玩家——十几名天凤位的铳率基本都是在11-12%的样子。
不会放铳的牌有哪些?
某一家牌河里的所有牌,一定不会铳这一家,这一点是由舍牌振听规则决定的。
某一家牌河里的牌和他立直后所有玩家打出的牌,都不会对该玩家放铳,这一点是由立直振听规则决定的。
跟切的牌一定不会放铳,比如你上家切3M,你也跟着切3M,那么3M一定不会铳任何一家,这是由同巡振听规则决定的。
以上所有这些牌,可以统称为现物。现物在日麻中是绝不会放铳的牌。但要注意的一点是,A玩家的现物不等于B玩家的现物,对于A玩家安全的牌并不一定对于B玩家也安全。
防守只有这些吗?并不是这样,因为在日麻对局中,现物往往是不充足的,实战中的防守经常会从“相对安全”的牌中切一手来进行防守,而这些“相对安全”牌的抉择,才是日麻防守的精髓。
其一,筋牌。这是常用的防守手段之一,17为4的筋牌,28为5的筋牌,39为6的筋牌。虽然大家常常说信筋死,但其实筋牌的防守强度还是相当高的,其原理在于,当A玩家牌河中有4P的时候,那么他必然不会是23P听牌,因为这样会振听只能自摸,所以你如果切1P进行防守,是不会点23P这种形状的。但同样,你还是会点对碰1P或者单骑1P。同样,A玩家也不会是56P听牌,所以7P是不会点56P这种形状的,但7P仍然比1P危险,因为除了单骑对碰,7P还有可能点68P,89P这种形状。但即便如此,7P的安全度仍然大于普通的生张。
此外筋牌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,叫做两筋,4为17的两筋,6为39的两筋,5为28的两筋,在防守中,如果某一家出过28P,那么5P既不会输34P,也不会输67P,是相当安全的一张牌。不过此时5P也是会输46P嵌张和单骑双碰,所以两筋也同样不是绝对的安全牌。
筋牌的最后一种表现形式,半筋。如果某家切过1或者7,那么4为1或者7的半筋,同样6和5也有成为半筋的可能。比如A玩家切过1P,那么4P就是1P的半筋,此时4P不会输23P这种形状,但同样会输嵌张,双碰,单骑和56P这些形状,实战中半筋不到万不得已几乎不会考虑用来防守。
其二,早巡外侧。当一家在早巡切出一张数牌后,这个数牌的外侧牌往往有一定的安全度。比如A玩家早巡切过3S,那么12S都是有一定安全度的,原理在于大多数人往往不会把233或者334这种形状过早的拆掉。当然也有玩家会利用这一点提前做一个假的早巡外侧来提高和率,但这样同时也会损失自己的牌效率,至少在中低端场,这种情况比较少见。
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,早巡外侧的安全度会随着巡目的推进会不断降低。
其三,壁与薄壁。壁与薄壁又称no chance和one chance,举个简单的例子,场上出现了4张2P,那么1P显然不会输23P这种形状,因为2P已经没有了,同时1P也是会输单骑和对碰的,所以理论上说,拥有壁的1P和筋1P的安全度类似。薄壁也比较好理解,如果场上出现了三张2P,那么1P只输最后一个23P和对碰单骑,这时候2P会被称作1P的薄壁,这里特别要提醒的一点是,在12巡以后,尽量不要相信薄壁,薄壁在最后几巡的作用会大大降低。
其四,立直前外侧,这个与早巡外侧正好相反,立直前的外侧也是有一定安全度的,但安全度不及早巡外侧,不过比生张还是要安全一些的。
其五,对某些特定牌型的防守策略。由于某些牌型在舍牌时会有明显的信号,所以对此类牌的防守也有着独特的策略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混一色,当某个玩家的舍牌中缺少某一色牌和字牌时,可以认为他是混一色。防守要点很简单,不要打这一色牌。同时特别要注意的是,在某一家在做混一色时,这一色的筋牌,壁,薄壁等常规防守手段安全度会大大降低,能不用尽量不要用。
同样如果某家上来就切中张,那么七对子和全带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加,此时筋牌的安全度和19字牌的安全度会大大降低。
如果在牌局进行中,发现有很多碰和杠的情况,大家几乎没有吃,而自己手中也是对子和刻子居多,那么要特别小心对对和,此时筋牌几乎没有意义,切场面上出现最多的牌才是防守奥义。比如三家三副露全是碰和杠,此时上家切4P,你手中有3枚6P生张和1枚筋牌7P,此时6P的安全度反而是大大高于7P的。
当然还有更加极端的,比如某家上来三色中张数牌狂切,那太太们就要小心国士无双了……
其六,一搏多巡。在防守中,如果实在不知道切什么,那么就可以选择一搏2巡或者1搏3巡,这种打法的原理是当你第一枚搏牌成功后,后续的几枚都是安全的,等于在数巡中分摊了放铳的风险。与其相对应的叫做刻字理论,意思是自己手里的刻子牌的放铳风险会提高,但多数情况下,这种额外的风险还是不如一搏三巡带来的收益。
其七,复合型防守。这种防守是结合以上多种理论来进行防守的一种策略,在实战中有着相当大的作用。
壁与半筋复合:举例,场面上有4枚2P,上家立直后切7P,此时4P一侧是筋,一侧是薄壁,那么可以认为4P是两筋的安全度。如果场面上是4枚3P,那么4P的安全度还要高于两筋,因为此时4P不会点35P嵌张。
外侧与半筋复合:举例:上家早巡切过3P,之后又切过7P,那么根据外侧理论,4P拥有接近两筋的安全度。
两侧壁的复合:这个比较好理解,假设场面上3S与5S各出了4枚,那么4S显然只输单骑对碰。
一搏多巡与半筋复合:这个用图片来举例比较好,首先假设条件,上家立直,此时你手中拥有2枚半筋4M,2枚半筋5P,2枚半筋6S,其它皆为生张,场况为“必须防守”。
此时如果选择防守,应该切4M,因为切了4M后,1M会成为筋牌,后续防守强度比5P和6S略高。
当然还有更极端的防守:同样是上面的牌,如果所有牌皆为生张,而你又必须防守,那么你应该……
切1M,1M不点断幺九。 作者:佐仓•M•沙耶加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2112320 出处:bilibili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